top of page

光點第二季 Spotlight Session ⅠⅠ

精彩活動 Exciting Activities

2016「鼎的鑄造: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理論實踐」研習營

September 09, 2016

時間        :0900am—0700pm

地點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C講堂

學者與講題  :

  • 鄭毓瑜教授——「文」的譬喻:一個文學研究的新起點

  • 黃克武教授——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與趨勢

  • 李有成教授——在理論的年代

  • 王明珂院士——田野與文獻所見

         為了拓展對於不同領域的研究視角與方法,馬大中文系·台灣文化光點計劃在9月10日至11日舉辦了為期兩天的研究方法研習營。此次研習成功邀請四位學者,分別是台大中文系的鄭毓瑜教授(文學)、中央研究院的黃克武教授(史學)、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的李有成教授(文化研究)以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王明珂院士(人類學)。講師陣容涵蓋文學、人類學、思想史與文化研究。

         此活動可說是在馬來西亞首開先例,因此獲得國內外學子的熱烈響應,收到近百名的報名者。經過老師會議篩選,本次學員成功錄取者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中國等地區的碩博士生及新任教師,共56人。當天共有103人將會出席,包括國內外學員、旁聽生、國內在職教師、馬大中文系講師、媒體與嘉賓等。

為了讓學員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此活動除了個別講師的講座與問答環節之外,還沿用台灣中研院嚴謹、密集的方式,根據學員的研究興趣與領域,分成6組進行討論,並且在組別討論之後由組別代表學員呈現。學員們除了思考講題內容,也可聯繫自身研究範疇,開發新問題,被引導思考如何對中西方學術傳統與學術潮流結合,以爭取最大的研習效果。

         九月十日早上九時,研習營由馬來亞大學系主任潘碧華博士、馬來亞大學文學院院長哈納菲副教授以及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長田又安組長的致辭掀開序幕。九月十一日下午五時,由馬大中文系·台灣文化光點計劃主持人張惠思博士、王明珂院士和李有成教授致閉幕感言。四位台灣學者都對此次的活動表示讚揚,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研習營期間,參與學員認真聆聽、積極討論,并於營后表示希望日後能再次參與。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更在回國后於該大學呈報研習營學習心得。

Please reload

台灣電影放映會 Taiwan Film Screenings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讀中文系的人(林文月)

September 22, 2016

時間        :0200pm—0400pm

地點        :月樹Moontree House.                                                    

                   No. 6, 1st Floor, Jalan Panggung, 500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他們在島嶼寫作Ⅱ:西西《我城》與痖弦《如歌的行板》

November 19, 2016

地點        :馬來亞大學文學院B講堂(Dewan Kuliah B)

時間        :1000am—0700pm

Please reload

慢讀台灣 Series of Reading Group Activities

慢讀一:微型小說的結局——以張春榮的理論為參照

August 12, 2016

主講者:周錦聰(馬華作家、馬來亞大學博士生)

以張春榮的理論為參照,周錦聰分享微型小說的結局可以分為三類:單一結局、沒有結局,以及多重結局。每種結局的運用,都得考量故事情節,並選出最合適的類型來呼應整篇故事。單一結局基本上用在陳述事實,或者要表達一種深沈情感。沒有結局基本上提供讀者開放性的思考空間,一些比較難言實情,或者充滿變數的事件便可以使用這種結尾。多重結局則透過反復的結尾實驗,提供讀者多重視角,讓他們從不同的情境,感受結尾的多元性,了解故事的結局並非直線型的因果關系,而是受每段敘事情節的細節左右劇情,漸漸岔開結尾路子。

慢讀二:從文學理論到文學批評

September 13, 2016

主講者:李有成教授(中央研究院歐美所);主持人:張惠思博士(馬來亞大學中文系)

理論是系統性的歸納概念;批評則是理論的實踐。延續李老師在研習營為我們展示了西方文學思潮與中西文學批評之比較,此次李老師更深入为我們講解理論產生背景與理論產生之地。理論的產生除了仰賴于社會因素,還是文學內部的一種自我反省。李老師向我們揭示了西方理論、中國理論、第三世界理論等,并從本土的發展研究文學背後的意識形態與審美。其中,李老師更是以台灣這個發源地作為闡釋的例子。此外,李老師強調研究文學需熟知作者大部分的作品,以便更踏實地詮釋。

慢讀三:如何理解中國——溝口雄三的中國思想史研究

September 27, 2016

主講者:孫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主持人:鄭庭河(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

在早年溝口尚不拒絕使用“近代”視角考察中國近世歷史的時候,他註意到了一個現象:中國的“天”觀念高於王朝統治的權威性,它自古以來就構成對王朝正當性的制約,這不僅使得中國民間社會對於王朝興亡和天下興亡采取不同的態度,而且使得歷代皇帝即使以“天子”自稱,也無法逃避江山易主、王朝易姓的命運。(摘自孫歌老師的演講資料)

慢讀四:再論文學公民

November 25, 2016

主講者:魏月萍(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主持人:黃文青(拉曼大學中文系)

魏月萍助理教授梳理了30年以來馬華文學的議題與論述爭論,從一開始的國家文學、斷奶論、經典缺席等的爭論,至近期的離散、華語語系等的議題,有出現議題轉向的軌跡,而文學國籍將會是最近期的討論。魏月萍助理教授就故鄉與他鄉寫作對於旅臺作家而言的兩個戰場,提出重新檢視作家與作品歸屬感的重要性,同時呼籲思考如何可以超越國家,建立文學公民的建構。

Please reload

人文系列講座 Humanities Lecture Series

馬華文學與華夷風

November 25, 2016

主講者:高嘉謙(國立臺灣大學);主持人:黃文青講師(拉曼大學)

        高嘉謙副教授首先為“華”和“華夷”下定義。他指出,自19世紀華人大批移民海外,“華”作為語言、國際、文化、共同體等狀態,所面臨的歷史語境、現況現實和限制困境。高嘉謙副教授以離散華人的困境,充分道出“華”的概念內涵,以及華語語系文學作為熱烈討論議題的背景。而“華夷”一詞,高嘉謙副教授則從中國古代至明清以及當代中國對華夷概念為背景,提出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歷史建構。

         馬華文學是世界華語語系文學研究中所不能忽略的案例和討論對象,高嘉謙副教授坦陳,以華夷風作為新的角度探討馬華文學,是一種以外部的眼光來看馬華文學,且注重移民社會的群體關係。高嘉謙副教授認同日本學者和適哲郎“在風土中發現自身”的觀點,認為風土不僅是民俗人情和生活習慣,更會影響人的感情結構。

        高嘉謙副教授以三點:根與徑(Roots and Routes)、地與景(Side and Sight)、聲與象(Sound and Script),以古體詩作品為示例,探討馬華早期離散華人與地方感、想象的魅力和真實的剝削等方面的心靈。最後,高嘉謙副教授還以史與勢(History and Potentiality)探討當代旅臺馬華作家黃錦樹和李永平小說對歷史和移民史的介入。高嘉謙副教授以華夷風為切入點,探討從南來文人至當代馬華作家的文學作品,給予在場的馬華文學愛好者、創作者以及學生更多的啟發。

馬華文學高峰對談:李永平vs黎紫書

November 25, 2016

主講者:李永平和黎紫書(馬華作家);主持人:梁靖芬(馬華作家,星洲日報副刊主任)

        作為第二場的人文系列講座,我們舉辦了馬華文學高峰會談,邀請了馬華文壇備受矚目的兩位作家——黎紫書和李永平,分享他們在小說創作中的心路歷程。李永平是馬華旅臺作家,剛獲得台灣國家文藝獎,小說創作的成就備受肯定。李永平曾說過,寫小說是為了向身邊的人說對不起。黎紫書則是在地寫作的馬華作家,獲獎無數,除了在馬來西亞獲得花蹤等文學獎之外,也獲得了台灣聯合報文學獎的肯定。黎紫書認為,小說是一種虛構的文體,但卻出現“真實”的經歷,讓讀者可以在裡頭找到自己的影子。

        熱場之後,主持人接著問兩人在小說語言在作品中的掌握和營造。李永平談到小說語言,認為那是自己一輩子的痛。李永平直誠自己在小說創作中探索本身語言的曲折過程,徘徊在正規中文和到地南洋語言之間。李永平後悔並未堅定地捍衛自己小說中的南洋語言,直稱若能如此,如今必定有更高的成就。黎紫書則認為小說語言是小說的外衣,每一種故事都應該有各自的外衣,故此她會為自己的小說尋找它該有的語言,以開創一個世界并邀請各自的讀者進去。

        兩位作家都有漂泊的經驗,出走和漂泊對他們的文學作品又有怎麼樣的影響呢?李永平認為離散是自己的宿命,而往往小說題材選擇了小說家,不管自己營造設麼故事,離散還是會到他的小說里去。這一點黎紫書正好相反。黎紫書坦陳自己是幸福的,因為每一次的離開都是自己的選擇,隨時可以回來,沒有悲涼的成分。出外旅行是黎紫書用以開拓視野的方法,再回頭看自己的國家,所以出走對黎紫書而言是啟發性很強。本場高峰會談吸引了本地創作者、學者和學生前來聆聽,同時出席者也認為這是一場難得的馬華文學高峰會談,希望將來還有機會參與這類型的活動。

Please reload

bottom of page